<menuitem id="zzbd5"></menuitem>
<p id="zzbd5"></p>

    <p id="zzbd5"></p>

    <pre id="zzbd5"><ruby id="zzbd5"><b id="zzbd5"></b></ruby></pre>
      <pre id="zzbd5"></pre>
      <p id="zzbd5"></p>

        <output id="zzbd5"><dfn id="zzbd5"><th id="zzbd5"></th></dfn></output>
        <pre id="zzbd5"><mark id="zzbd5"><progress id="zzbd5"></progress></mark></pre>
        <p id="zzbd5"><cite id="zzbd5"><progress id="zzbd5"></progress></cite></p>

        <p id="zzbd5"></p>

          <pre id="zzbd5"></pre>
          <ruby id="zzbd5"><mark id="zzbd5"></mark></ruby>
            <track id="zzbd5"><ruby id="zzbd5"></ruby></track>

              <ruby id="zzbd5"></ruby>
              <ruby id="zzbd5"><mark id="zzbd5"><progress id="zzbd5"></progress></mark></ruby>

               腦功能基因組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Key Laboratory of Brain Functional Genomics, Ministry of Education

              您的位置: 首頁  開放交流  學術講座

              "The Angular Expansion Hypothesis"李峙 博士(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2015.9.11

              發布日期: 2016-08-30  瀏覽次數: 365  作者:

              "The Angular Expansion Hypothesis"李峙 博士(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2015.9.11

              時間:2015年9月11日 10:00

              地點:腦功能基因組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一樓

              報告題目:The Angular Expansion Hypothesis

              報告人:李峙 博士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

              主持人:陳愛華 教授

               

              報告人簡介: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百人計劃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0年于西南交通大學,獲計算機應用專業學士學位;2007年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獲神經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后赴美國University of Louisville和Swarthmore College進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回國任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百人計劃特聘研究員。長期致力于將最新的計算機技術應用于腦科學與心理學研究。已開展和準備開展的研究項目包括:使用行為學實驗方法并結合虛擬現實技術研究人類視覺空間感知的特性與機制;使用行為學實驗方法并結合運動追蹤技術研究視覺空間感知與運動行為間的相互作用機制;使用虛擬現實技術研究人對大尺度空間場景的視覺記憶表征;使用行為學實驗方法并結合虛擬現實技術研究視覺注意與視覺工作記憶及視覺長時記憶的相互影響,進而探索視覺注意與視覺記憶的機制特性;使用基于虛擬現實的記憶訓練輔助治療老年性記憶能力減退(合作項目);探索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情緒調節方法(合作項目)。

               

              報告簡介:我們看到的三維世界是那么的栩栩如生,穩定而且真實。但實際上,人們對外部世界的主觀感受不過是大腦皮層神經元規律性放電的產物。我們的感覺其實是大腦創造出來的。當然,這種創造是在一定程度上還原物理世界的本來面貌。其目的是為了使人類更好地適應所處的環境,而不被自然選擇所淘汰。你可能會認為,經過千百萬年的進化,人類的視覺空間感知一定可以完美地再現實際物理空間的屬性。其實不然。研究發現,人們的視覺空間感知中存在很多視覺偏差。本報告將為你揭示,這些視覺偏差的存在并不是源于進化的不完善。相反,這些視覺偏差揭示了視覺系統的精妙設計。這些視覺偏差的存在反而使人們能夠更有效地適應所處的環境。

              (若分享按鈕出現問題,請先登錄校園網關)
                <menuitem id="zzbd5"></menuitem>
              <p id="zzbd5"></p>

                <p id="zzbd5"></p>

                <pre id="zzbd5"><ruby id="zzbd5"><b id="zzbd5"></b></ruby></pre>
                  <pre id="zzbd5"></pre>
                  <p id="zzbd5"></p>

                    <output id="zzbd5"><dfn id="zzbd5"><th id="zzbd5"></th></dfn></output>
                    <pre id="zzbd5"><mark id="zzbd5"><progress id="zzbd5"></progress></mark></pre>
                    <p id="zzbd5"><cite id="zzbd5"><progress id="zzbd5"></progress></cite></p>

                    <p id="zzbd5"></p>

                      <pre id="zzbd5"></pre>
                      <ruby id="zzbd5"><mark id="zzbd5"></mark></ruby>
                        <track id="zzbd5"><ruby id="zzbd5"></ruby></track>

                          <ruby id="zzbd5"></ruby>
                          <ruby id="zzbd5"><mark id="zzbd5"><progress id="zzbd5"></progress></mark></ruby>
                          一级一片一_级一片一